必威betway中文版_betway官网在线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介绍

谷晓红

发布日期:2020-05-25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用)

  谷晓红,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联系邮箱:guxh1003@126.com

 

  工作简历

时间

单位

任职

  2017.7-今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党委书记

  2013.11-2017.7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校长

  2002.3-2013.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党委副书记

  1999.4-2002.3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人事处处长

  1999.12-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主任医师

  1994.12-1999.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90.12-1994.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讲师 主治医师

  1984.8-1990.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助教

  

      学术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医教育》杂志  主编

  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  副会长、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  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中医药教育管理、温病学

  所获奖项(近5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5年》,2016-2018,第1完成人;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职业胜任力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2016-2017,第2完成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塔层式高等院校温病学教学模式构建》,2016,第2完成人。

  承担主要课题(近5年)

  主持:中医药高等教育“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研究课题《基于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融合的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2018-2021;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老中医学术观点、特色诊疗方法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2018-2021;

  主持:国家面上项目《应用队列研究结合扎根理论探索中医病因学研究的新模式》,2014-2017;

  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银莱汤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肺胃积热证肠道微生态紊乱及模式识别受体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2017-2019;

  子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共建项目-研究生培养,2009-2014;

  子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2016年第二批咨询研究项目《传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子课题咨询研究项目——高等中医药教育学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代表论文:

  教材与著作: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自编教材《温病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温病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温病学理论与实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十三五研究生教材项目《温病学说理论与临床应用》,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温病条辨百题精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温病精义》,主编,天津科技翻译社,2007;

  《温病学学习记忆手册》,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

  《中医经典百题精解》,总编,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中医经典百题精解·温病条辨百题精解》,主编,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指南》,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治未病延年益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在北中医听讲座》,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孔光一临证实录》,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养生有方》,主编,华夏出版社,2014;

  《温病纵横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温病纵横谈(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代表论文(近五年教育类):

  李旖旎,于河,王云辉,胡亚靖,白俊杰,王思成,吴宇峰,刘铁钢,谷晓红.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模式开展中医课程评价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4):30-33.

  于河,李旖旎,万全,冯放,张丽雯,刘兆兰,白俊杰,吴宇峰,王思成,范璐,谷晓红.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综合量化成绩相关要素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05):382-387.

  刘晓英,张才纯,谷晓红.中医药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的评价与建议[J].中医教育,2017,36(04):65-67.

  王娟,林燕,闫永红,谷晓红.院校与师承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8);740-742

  王娟,焦楠,林燕,闫永红,谷晓红.暑期学校课程的实践与思考.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12);1122-1124

  黄炜,闫永红,谷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和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3):1-2.

  谷晓红,闫永红,林燕,高颖,刘铜华.坚持传承创新  促进医教协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03):7-11.

  王娟,焦楠,吴宇峰,闫永红,谷晓红.基于专业导读理念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9):18-19.

  刘铁钢,于河,刘果,王雪茜,赵岩松,谷晓红.温病学经典教学现状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5,34(04):36-38.

  艾华,赵建磊,谷晓红,梁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探析[J].中医教育,2015,34(04):58-59.

  李玮,杜伟,李蔓荻,李阳,谷晓红.对中医学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8):16-19.

  乔庆彬,李玮,刘雯华,梁军,许美琳,赵建磊,谷晓红.大学生职业发展认知与就业指导需求的调查[J].中医教育,2014,33(02):61-64.

  郭梦菲,黄炜,谷晓红.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4,20(03):153-155.

  傅骞,田润平,陈家位,尹然,张小勇,谭曦,于河,谷晓红.“五节育人系统”: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4,7(03):212-214.

  

Baidu
sogou